智农网

关于奶粉你们不知道的几件事
关于奶粉你们不知道的几件事

关于质量:


  其实国家对奶粉行业的管理和要求,已经是很严格甚至是很严苛的了,比起我们日常的饮料、零食等其他食品,要严格得多的。就像现在出来的新国标,201141号才开始实施的《GB 107652010》,明令规定了原料要求、感觉要求、技术要求、必需成分、可选择成分、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以及标签和商标等12类的理化指标高达70多项的明确要求,是很严谨的。所以只要是正规的、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理论上是可靠和有保证的,产品的本质也很雷同,差异很小。但基于各厂家的技术、工艺、原料尤其是企业的责任心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各奶粉品牌的状况也就差别很大了。说实话,国家在管理方面有很大投入的,但各地方责任部门的不作为和个别企业的无良给中国无数婴童带了灾难。就我所知的,一般来说,国际性大品牌相对来说,的确在质量控制上是要严谨得多,除了他们全球经营较注重企业的声誉外,他们的管理经验和个人的责任感的确较强,就像德国人和日本人,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我们看来有时真的太苛刻和呆板了,但他们所有人上百年来都这样认真和严谨,的的确确减少了出事的概率;而最垃圾的是国内的私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只会做生意的私人老板,他们因为靠胆大有冲劲,不明不白地挖到了一桶金,开始做奶粉的。这群人都是很优秀的商人,但都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几乎只认钱,出了什么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去好好整改,都是想办法去公关的,所以有些看起来很不错的公司,其实里面烂得不成样子。所以在奶粉行业,从质量的角度,总体上看是国际品牌比国产的强;国有的比私人的强;国外原产的比国内分装的好;国内分装的比用国产奶源的好,的确如此。


  关于成本:


  奶粉的主要成份由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清粉和特别添加的营养素(如AADHA等)组成,


  Fonterra(即和三鹿合资那个新西兰的恒天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原料供应商,主要供应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和乳清粉,这三样原料占到奶粉成本的90%以上,大家随时可以查一下网上这些原料粉的销售价格就知道了,都在1万多元/吨左右,乳清粉稍贵些,一罐普通的奶粉,用国产奶源在国内生产的话,成本大约在30-50元左右;原装进口的,因为关税、运费和生产费用较高等原因,成本在6090元左右。但为什么我们消费者买的时候要200元呢,可想而知这中间的费用和各级销售商的利润有多丰厚了。


  关于医生介绍:


  很多妈妈喜欢听医生的介绍来买奶粉,其实这也是个很大的误区,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准在医院推销奶粉,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医院以创收为第一目的的,而且很多医生的素质的确不怎么样,只要厂家肯给钱,给的钱多,他们一般会帮忙介绍奶粉的。


  各厂家一般设有专门负责医院推广的医务部门(一般是打着营养代表或营养咨询或育儿顾问的旗号),当准备生育的妈妈在医院做孕妇体验后,厂家会向医院买这些的资料(一般是5--10/份名单),并给医院大量的试用装,试用装一般是200克或400克的,医生每帮厂家派发一个试用装,能拿到10--30元,消费者收了装用装的情况,厂家会录入CRM(消费者关系管理系统)记录起来,要是我们用过试用装或听取医生的意见后出去买他们的产品,医生能收到50--120/人,这叫新客开发费用(这是国际大品牌通常的作法,一些中小品牌,费用更高)。


  一般来说,厂家开发医院,在和婴儿有关的产检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和儿保科等都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在跟进,尤其是出生率高的大医院,一个品牌一年投在一个医院里的费用,经常是几十万的。有些是直接找医生,而有些管理严格的医院是由奶粉厂家竞标去做的,而除了让医生派发试吃装外,厂部也经常和医院合作,举办各类育婴讲座等妈妈班等,软性介绍奶粉。


  所以各位妈妈,当医生向你推荐具体的奶粉品牌时,你要留个心眼,自己多上网了解情况,多向亲朋好友了解一下小孩实际使用情况,不能全听医生的。医生介绍一个奶粉的新客,自己能拿100元左右,他们的话,有时是不负责任。


  关于网购:


  现在很多妈妈喜欢在网上买奶粉,因为价格便宜,而且送货到门,尤其是喜欢让人从国外带一些原产地在海外的奶粉回来。


  其实网上购物,尤其是奶粉,很多不让人放心的地方,主要是假货或水货太多,要知道,真正的从国外直邮奶粉的,本土采购价再加上代购费、出关费用、空运费用、入关费用、关税、增值税和卖家利润等,抵达中国销售时,价格一般是原产国的两倍以上,


  现在一般大品牌的产品,比如某欧洲主流品牌,在德国和荷兰的零售价约为9-16欧元/罐(折成人民币约90-150元),但进口后的价格应该在200 元左右了,


  但看看淘宝上大量售价仅100多元,甚至是几十元的所谓“国外空运原装奶粉”我们这些喜欢贪便宜的父母要清楚,这里面危险系数太大。


  据我所知,几个大的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公司都有专门的打击假货的部门,我服务过的某国际公司,在网上低价销售的产品,大约有30%有问题的。


  主要是假货、过期后重新改生产日期的货或回收空罐后重新填充的以次充好的货。

本文已被阅读 240 次

附件列表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