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农网

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助推大批农业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助推大批农业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中国农学会自2009年开展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以来,已先后组织院士专家2300多人次(其中院士360多人次),对250多项全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2014年,中国农学会对申报国家奖的农业成果进行评价后,73%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奖。1516年在荣获国家奖的全部30多个农业项目中,50%以上经过了中国农学会评价。

 

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工作,在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中的助推作用日益增强,为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成功获得国家科技奖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一、精良的专家队伍是基础

 

中国农学会自2009年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以来,打造了一支专业全、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站位高、视野广的成果评价专家队伍。依托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专家库,建立的评价专家库专家数量逾7000多人,其中400多位(包括30多位院士)多次评审过或多次获得过国家科技奖的专家,经常受邀参加中国农学会的成果评价。对每项成果的评价,既有小同行专家,又有大同行专家,还包括成果奖励及成果管理、财务及经济等方面专家参加。在库专家专业领域齐全、沟通机制完善、合作氛围融洽、支撑保障有力。

 

二、全新的评价方式是关键

 

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会议不是颂扬会,而是“批判会”。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彻底拚弃了以往鉴定会议“走过场”、“唱赞歌”、“三字一包皆大欢喜”等陋习和弊端。将评价的话语权真正交给了评价专家,要求专家按照国家科技奖的申报要求、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找问题、挑毛病、扬优点、补缺陷。经过中国农学会的评价及后续的修改补充完善,申报材料焕然一新,逻辑严谨,表述清晰,高端大气,档次上升。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科学、客观、独立、公正,不拔高、不矮化,要求专家说真话,达到了“群英会诊,治病救人”的评价目的。这种批评加献策的评价方式,得到了成果完成单位和评价专家的一致赞赏。

 

三、成熟的工作方案是依托

 

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结合成果的内容、评价的目的、评价的要求及其他实际情况,筹建不同结构的评价专家组。提前7-10天将成果材料发送给专家,充分审阅。评价中,无论会议组织,还是材料准备,抑或是会议流程,双方协商一致后启动评价工作。专业、成熟的工作方案,保障了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专业的后期服务是保障

 

成果评价会议的结束不代表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服务工作的结束。中国农学会结合委托单位的不同评价需求和成果评价的实际情况,还提供二次评价等许多后续服务。在以申报国家奖为目的成果评价中,中国农学会评价后针对申报书撰写、答辩幻灯编制及修改、模拟答辩、答辩问题分析等关键技术环节,还组织专家一对一地进行咨询服务,真正做到为奖励申报保驾护航。

 

五、严谨负责是前提

 

在接受成果评价委托前,中国农学会组织3-5名同行专家,对申请评价成果按照《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办法》有关规定进行预评估,考察是否符合科技部成果评价要求,征求专家意见进行预评价。对于符合科技部评价要求,达到一定水平的成果进入评价流程。成果提供材料不完善或有明显缺陷的要进行补充完善后再进行评价。对不符合科技部评价要求,成果创新性不够、整体水平较低或者与我国科研导向不符的成果,中国农学会拒绝评价委托。

 

中国农学会以质量为核心,凭借科学精良的评价队伍、严谨务实的评价方式、成熟优质的评价流程和专业负责的跟踪服务,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委托单位与评价专家的一致肯定。“中国农学会科技成果评价组织形式很好,评价会鼓励专家对成果提问题、挑毛病,专家能够把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最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提出来,能够真正帮助成果凝练和提升”参加中国农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会后,专家、院士给予很高评价。迄今为止,中国农学会先后受邀对陈剑平、陈温福、陈宗懋、李德发、陈学庚、程顺和、印遇龙、吴孔明、沈建忠等9位院士成果进行了评价。

本文已被阅读 193 次

附件列表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