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农网

陕西澄城:“职业农民+精准扶贫”模式助农增收
陕西澄城:“职业农民+精准扶贫”模式助农增收

“没想到我一个全身充满泥土味的农民竞得到了县上的认可我一定倍加努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为扶贫攻坚出力!”澄城县14位贫困农民喜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一边接过证书一边表达着决心。

近年来,澄城县农广校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优势,组建“职业农民帮扶”团队,以职业农民对口帮扶为抓手,以物资、技术、资金帮扶为载体,就地指导,就近帮扶,完成精准扶贫由供血到造血的转变,探索出“职业农民+精准扶贫”的澄城模式,使职业农民队伍成为农业科技的示范者,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领路人。

真包联促发展

该县农广校充分利用职业农民资源,结合职业农民各自优势和专长,探索实行职业农民对口包联贫困户制度,按照初级职业农民对口带动5户,中级带动10户,高级带动15户的任务,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根据帮扶贫困户产业的成熟、科技素质的提高,收入的提升作为考核依据,通过政策激励,对在对口扶贫中取得成效的职业农民从产业扶贫项目、协调产业扶持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等政策、项目、资金上倾斜和靠拢。新农福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职业农民王建琦采用“职业农民+贫困户”的生猪养殖产业扶贫模式,对口帮扶30户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通过协助农行产业贷款项目30万元用于购买仔猪、饲料等,出栏生猪900头,销售收入190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

建基地强实训

近两年来,澄城县农广校在贫困村不断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强化农民培育阵地和平台,建成规范化实训基地10个。吴坡基地建成了100的教学室,配齐了桌椅、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配备了住宿、用餐设施,达到了“吃、住、学、训”一体化标准。同时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方案,围绕樱桃、冬枣、葡萄及桃杏等产业,已完成了农民实训10期以上,受训农民300多人次,贫困户受训比例占到了30%以上。设在贫困村马村的尖咀实训基地,依托尖咀园区总占地500多亩、130栋日光温室、100多户从业者的优势,以设施产业培训为抓手,长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30多户从事温室产业生产的贫困户今年收入达到60万元,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同时建立微信群、QQ群,专家在线随时掌握基地群众产业技术需求,在线实时解答各类技术问题。

优队伍重指导

澄城县农广校依托职业农民队伍,在贫困村大力实施专兼职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发掘、指导、培育,建立组建了一支扎得住根、立得住脚的“土专家”、“田秀才”教师队伍,就近指导,就地培训,既是对职业农民后续培育实现持续性、经常性、连贯性培训,又可以针对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面临的具体的致贫情况,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包联指导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不是简单的教育培训,而是要从技术扶持、政策引导、金融信贷等多层面进行衔接推广,让农民把所学技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澄城润康源农民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职业农民段智永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段智永针对水洼村三组贫困户王小明实际,帮他种植苹果8亩,重点在技术上进行指导帮扶,苹果亩收入12000元,人均收入由1750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0元。在澄城,这样的“土专家”还有发展黄花菜职业农民石建忠;发展生猪养殖职业农民权红梅……。截止目前,全县就近对口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的职业农民共36人,帮扶贫困户320人。

拓渠道扶贫根

澄城农广校整合农业科技教育推广项目,向贫困村倾斜,优先将贫困户纳入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在贫困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塑造工程项目,两年来,在冬枣、设施农业等产业上已经把部分贫困户纳入到职业农民队伍,2016年,全县14名贫困群众经过职业农民培训,已经拿到职业农民证书,实现脱贫目标。同时,在具备农业发展基础,贫困户脱贫意愿强烈的贫困村,建立一个50人规模的贫困户职业农民培训班,依靠技术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不断增加贫困户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职业农民+精准扶贫”模式,增强职业农民的帮扶能力,为澄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贡献职业农民队伍的一份力量。

本文已被阅读 153 次

附件列表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