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农网

蜀宣花牛在甘洛县的推广
蜀宣花牛在甘洛县的推广

蜀宣花牛是四川畜牧科技工作者历经 30 多年培育出的南方第一个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本文从甘洛县蜀宣花改良推广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1:养牛业概况

甘洛县 2014 年牛存栏 53277 头,出栏 20320头,出栏率38.14%,牛肉产量 2 337 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1.17%。全县养牛产值 14 022 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 28%。全县可利用草山草坡 53000 公顷,优质牧草种植面积6101 公顷。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推动了蜀宣花牛在甘洛县的发展。

2:蜀宣花牛改良情况

截止 2014 年底,全县引进蜀宣花牛 460 头,良种覆盖面 2.54%,年冻精使用量 680余份,存栏蜀宣花牛 811 头。

3:蜀宣花牛的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3.1 蜀宣花牛推广情况 全县存栏蜀宣花牛种公牛 3 头,占全县优良种公牛的 75%,覆盖全县坪坝乡、海棠镇 2 个乡镇。通过引进蜀宣花牛良种,推进了山区传统养牛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肉牛适度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激发了当地老百姓养牛的积极性。通过引入蜀宣花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系统全面地让更多的养牛户认识了蜀宣花牛优良的生产特性,逐步掌握了蜀宣花牛的科学养殖配套技术,改变了甘洛县落后低效的肉牛养殖局面。

3.2 效益分析

3.2.1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杂交改良,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和养殖现金收入,有利于养殖户增收致富。

3.2.2 社会效益分析 蜀宣花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推动了甘洛县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和培育一批蜀宣花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带动农牧民增收,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3.2.3 生态效益分析 蜀宣花牛配套养殖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草山草场的科学合理利用,配套人工种草养畜及粪污无害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种养生态循环发展。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甘洛县主要以传统饲养方式为主,肉牛养殖技术水平落后,饲养周期长,出栏量少。农户分散饲养条件下,开展适时的输精配种杂交改良相对困难。制种供种能力较差,缺乏优秀肉牛品种和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低。

 

4.2 建议 开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采取扶持示范逐步辐射推广,进而推进产业发展的方式。通过精准扶贫,引导县级政府认识到贫困户通过养殖蜀宣花牛逐步脱贫。鉴于山区老百姓的传统养殖习惯,杂交改良技术方式宜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本交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人工授精改良。在适度规模养殖场采取人工授精,并辅以同期发情等先进育种技术的应用,广大农区则集中在改良示范站(点)采取人工授精改良的示范推广。

本文已被阅读 285 次

附件列表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