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两法督办 适时而变 美国FDA根据两个基本法律来对奶制品行业实施监管,一个是 《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另一个是《公共健康服务法》。基于这两个官方法律,FDA对本地销售的食品以及洲际、国际的商业产品买卖制定了一系列条例。2013年上半年,美国提出一项新的规定,称为防控条例,就是为了执行和贯彻《联邦食品、药品及化...
美国:两法督办 适时而变
美国FDA根据两个基本法律来对奶制品行业实施监管,一个是《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另一个是《公共健康服务法》。基于这两个官方法律,FDA对本地销售的食品以及洲际、国际的商业产品买卖制定了一系列条例。2013年上半年,美国提出一项新的规定,称为防控条例,就是为了执行和贯彻《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的各项变化。
目前在奶制品行业中实行的强制性法规为“A级巴氏灭菌奶法令”(Grade“A”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简称PMO。该法规包括:对A级奶及奶制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处理、取样、检查、贴标签及销售;对奶场、奶厂、收购站、中转站、奶罐车清洗设备、奶罐车、散装奶搬运工和检验员的检查;对奶生产商、散装奶搬运工和检验员、奶罐车、奶运输公司、奶厂、收购站、中转站、奶罐车清洗设备、搬运工、销售商的许可证颁发和撤销;相应的处罚条例。可以说,PMO是一个覆盖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部乳制品生产销售环节的非常全面的法规体系,它已经成为了奶制品行业中最受尊重的法规。1938年美国的奶源性疾病占到所有食源性疾病总数的25%,然而现在这一数据下降到不足1%,其中PMO的颁布执行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尽管多年的实践证明,PMO对控制奶制品安全是有效的,但是它还是不能把所有奶源性疾病完全控制住。
伴随着HACCP体系在肉类、家禽、水产品以及果汁中的成功应用,将HACCP运用到奶制品行业中已经成为可能。1999年,美国国家州际奶运输协会(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state Milk Shipments,NCIMS)发动了一个奶制品企业自愿参与的奶制品HACCP示范计划。所有州的所有A级奶制品工厂都可以自愿参与到该计划中,目前该计划包括了10个州的15个工厂。该计划由NCIMS的HACCP委员会负责推广,FDA的职责就是对该计划进行监督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该计划的推广,是为了扭转现有的乳制品行业中的政府单方面控制产品安全的局面,使更多的企业可以主动地加入到自我调控、自我监督产品质量的队伍中,将被动应付检查转变为主动的提高食品安全性。所以,政府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虽然目前参与该计划的企业仍然要执行PMO中的一系列要求,但是可以相对的延长审核周期,过去PMO要求对企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审核,而HACCP示范计划只需要每四个月审核一次,并且从第二年开始延长到每六个月审核一次;另外,实行HACCP示范计划对奶制品工厂高温灭菌设备的检查也相对较为宽松。NCIMS的HACCP委员会希望能将所有出现在PMO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也都出现在这个HACCP计划中,使HACCP和PMO一样给消费者提供相同的安全保证。NCIMS的HACCP委员会还提出HACCP示范计划是否能考虑将这种可选择的自愿的HACCP作为一个附件加入到PMO中去。
欧盟:严格制定细菌残留标准
欧洲是传统的畜牧业发达地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地之一的欧盟,其牛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30%以上。因此,欧盟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是相当重视的。
在欧盟国家,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主要由行业经营者负责。根据预防原则和流水线上的充分可追溯性,经营者有法律义务将产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通知主管部门以及公众。而主管部门根据欧盟食品法律来监督食品行业从业者。
欧盟委员会( European Commission)各成员国在原料乳质量方面尽管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但各成员国原料乳质量标准的要求差异较大,原料乳的质量分成三个等级,安全质量项目包括菌落总数、抗生素、体细胞和冰点。成员国中以美国和冰岛为严,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为松。因此欧盟内部也面临着统一协调原料乳安全质量问题。
欧盟各成员国的乳制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但南欧诸国市售牛奶中仍有相当部分的还原奶,尤以意大利、西班牙为甚,还原奶在市售牛奶中的含量为 20%~60%,并不制造还原奶高于60%或低于20%的市售牛奶。 当前已进行一系列工作,希望通过建立HACCP (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的缩写,即危害 分析和控制关键点) 制度能有效且一致地被成员国所普遍采用。欧盟的乳制品生产卫生控制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法规: 1993年欧盟颁布的《通用食品卫生规定》(93/43/EEC)中就运用了HACCP的部分原理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2000年公布的《欧洲食品安全白皮书》中也将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等HACCP的基本原理作为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2002年2月21日,欧盟在《通用食品卫生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的《通用食品法》正式生效。这是欧盟为了统一各成员国的食品安全法规而建立的新法令,包括了“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生产销售环节的细节性要求,是一个相当全面的食品法案。其中更进一步的确认了HACCP的重要意义,要求欧盟各成员国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要全面的应用HACCP的原理来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2004年4月29日欧盟委员会对动物食品产地做出了相关的卫生规定。除生鲜牛奶制品和牛奶加工制品的大体规定外,食品安全条例确保进入市场的相关产品符合安全标准。此类安全标准还特别针对李斯特菌、沙门氏菌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做出了相关规定。
澳大利亚:事无巨细条条规定
澳大利亚全国共有将近8000个农场,这些农场每年的产奶量高达93亿公升。而澳大利亚的奶制品标准也是“管得很宽”,从对牛奶的含脂肪成分、牛奶的消毒杀菌过程,每一种奶酪的不同制作方式,甚至奶制品的包装都有严格规定。
日本:60多年监管历史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依据《食品卫生法》进行。《食品卫生法》制定于 1947年,后根据需要有过几次修订。该法由36条条文组成。四项要点:
第一,该法涉及众多的对象。该法规定,其宗旨是防止人因消费食物而受到健康危害。该法不仅涉及食物和饮料,还涉及包括天然调味剂在内的添加剂和用于处理、制造、加工或输送食物的设备和容器(包装)。该法还涉及开展与食物有关的企业活动,如食品制造和食品进口的人员。第二,该法将权力授予厚生及劳动省。这项授权使厚生及劳动省能够平衡而迅速对上述事项采取法律行动。如果没有这项授权,厚生及劳动省必须修改法律才能使其行动具有法律效力,或者对违法者适用刑事条例,然而法律的修改耗费时间,部分原因是国会的讨论因社会和政治而出现延误。第三,该法规定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出发,管理了与食物有关的众多企业。对象设施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大约有 400万,其中大约260万需要得到厚生及劳动省的营业执照。该法授权各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对当地的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为企业设施制定必要的标准、发放或吊销执照、给予指导以及中断或终止营业活动。另外,日本还有专家负责地区健康和卫生的另一种行政组织。这些称作保健中心的组织在保证有关地区的食品安全方面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第四,日本使用以HACCP为基础的一个全面的卫生控制系统。1995年修订《食品卫生法》时,日本建立了这个全面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厚生及劳动省经过检查之后,如果确认这些食品的卫生得到适当控制,按照食物分类批准各个制造或加工设施。在该系统中,制造商或加工商根据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系统确定对象食物的制造或加工方法及卫生控制方法。然后,厚生及劳动省确认这些确定的方法是否符合审批标准。在该系统中得到批准的制造或加工方法被认为符合该法规定的制造或加工标准,这意味着该系统使人们能够对食品生产采用众多的方法而需遵循统一的标准。目前,有6类食物成为该系统的对象。这些类别包括牛奶、乳制品、肉类产品、鱼酱产品、非酒饮料和食品。
1995年,日本为了提高对食品制造业的全面卫生控制,在传统的食品卫生法中加入HACCP的原理,公布了《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该法案应用的行业包括:奶、奶制品、肉制品、罐头食品、高压灭菌包装物等。
乳制品质量的管理方面,早在1950年,日本厚生省就颁布了有关乳制品质量的管理条令,并不断及时更新。
日本政府主要在如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乳制品加工方法的标准化管理;乳制品加工过程的综合卫生管理认证申请;乳制品成分规格的标准和测试方法;乳制品中兽药的残留标准等。
日本政府要求,乳制品的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从原奶生产、原奶罐、原奶运输、加工过程到消费者的每个环节。
尤其是原奶质量的检查测试,除了感官、理化、卫生、微生物等,更加入了抗生素残留的检测项目。